人民網福州10月13日電 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福建省水利廳以“天空地一體化強監管,助力水治理新模式”為主題參展,數字水利建設項目再次亮相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
近年來,福建省水利部門全麵貫徹落實新時期治水方針,圍繞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以“現場可視、指令可達、運行可控”為目標,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充分發揮新興技術帶來的優勢,將人工智能、遙感、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於水利監管中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環節,構建務實高效管用的監管體係,推進全省水治理體係和水治理能力現代化。
福建數字水利展區現場。林元彥攝
據介紹,在福建省水利廳展區重點展出的福建數字水利水土保持信息係統,整合衛星遙感、無人機、野外采集移動端等多種數據采集資源,摸索出“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網上辦”的天空地一體化協同作業模式,形成覆蓋範圍廣、時效性強、精細化程度高的水土保持動態監管體係,將“天空地一體化”監管、治理項目精細化監管、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等水土保持業務納入係統,實現了水保業務數字化管理。
通過數字化賦能,福建水利實現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在“十三五”期間,全省先後實施國家級、省級等重點項目589項,全省累計治理麵積6826.57km²,完成投資72.1億元,截止2019年底,全省水土流失率已降至7.75%,水土保持始終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此外展區還同步展出了福建省水利廳在水利監管和水利視頻監視方麵的數字化成果。
建成的福建水利監管工作平台,通過建立“全方位、全要素、全業務、全流程”的信息應用機製,進一步整合了全省水利監管信息資源,規範了監管工作流程,提高了監管工作效能,推動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在福建落地見效,也為推進全國水利“強監管”起到典型示範作用。
同時,福建水利立足“補短板、強監管”的迫切需要,遵循實用、管用、好用原則,梳理整合水利各部門業務需求,在全省大中型水庫、大型水閘、重要河道、重點在建工程進行可視化建設,積極打造全省數字水安視頻一張網,並在河道漂浮物、水尺度數識別、船隻行為分析、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麵開展視頻智能解析試點工作,構建“集成整合、集中智能、集約共享”的數字水安視頻監視平台,總結形成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水利視頻智慧化應用成果。
例如在水利工程智能化監管方麵,通過AR增強顯示、AI智能識別技術,在水利在建工程180°實時全景畫麵上融合展示了工程點的上下遊水雨情、工地監控視頻及工程建設等信息,對工地人員施工安全、車輛進出等施工行為進行智能監控和主動報警,在今年推動福建水利工程複工複產方麵成效明顯。(吳舟 林元彥)